(一) 教育政策重大利好,中高考语文考试改革,增加国学考察内容
2014年4月1日,教育部印发了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》,《纲要》要求,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,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、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。
2016年底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》,此次高考考试大纲修改主要体现在“一增一减”上。“增”主要就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。《通知》要求,考试大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。比如,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,在汉语(此科目针对新疆、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,与广东考生无关)增加文言文、传统节日、民俗等内容,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内容。
(二) 中央对传统文化的支持,习近平多次强调传统文化学习,这是大势所趋
2017年1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通知指出: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,按照一体化、分学段、有序推进的原则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、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各领域。以幼儿、小学、中学教材为重点,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。
(三) 年轻父母对国学的追捧,期待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解决家庭中解决不了的问题
年轻父母对于国学的追捧,契合了社会转型期心理精神寻求。是浮躁时代的一种精神寻根,是一种现实需求。孩子年龄尚小,并不能意识到学习国学、英语、钢琴、跆拳道、围棋等等校外培训,哪一个更有价值,因此,父母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孩子的选择,而年轻父母对国学的追捧,无疑就意味着本项目的巨大市场需求。
(四) 媒体与学术界共同推动国学热潮,全国已经形成传统文化热,现在是抢占市场的好时机
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**季,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,夺得总**的16岁的中学生武亦姝也成了网红。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走红,是因为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,用国人耳熟能详、打动人心的诗词,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**诗词的同时,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、沟通古今、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。